自張家樓文旅提升項目啟動以來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
今年3月
張家樓文化旅游項目工作組
面向全社會征集
張家樓專屬LOGO和吉祥物
自活動啟動以來
得到廣大設計師、設計師團隊
高校師生的熱烈響應
共計收到投稿作品百余件經過海選初評、專家評審
綜合各方意見評出
6個LOGO和6個吉祥物優秀作品
現將入圍作品展示
并在網絡進行公開投票評選
張家樓LOGO
張家樓LOGO

1號
logo外形以磁州窯傳統窯具匣缽(籠盔)為造型,以火紅的窯火為背景色,象征磁州窯火生生不息。
張家樓LOGO

2號
logo整體外形采用磁州窯傳統造型梅瓶圖案,梅瓶為雙梅瓶,傳統中國紅+黑白線條,色彩對比強烈,充滿時代感。背景紅色梅瓶繪有磁州窯傳統紋飾纏枝牡丹紋,代表磁州窯的故鄉彭城。變形的“張家樓”字樣黑色線條和白色色塊組成的“黑白刻”梅瓶,表明張家樓是彭城磁州窯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字被藝術化的如水流般的“家樓”兩字分為兩部分,代表張家樓水系東西兩側的傳統民俗等建筑,“家樓”分別代表張家樓古村橋北的藝術街區和橋南的商業街區。
張家樓LOGO

3號
峰峰以磁州窯聞名于世,張家樓的建筑多以四合院和窯洞為主。該設計將“張家樓”三字分別與“磁州窯”“四合院”“窯洞”相結合,磁州窯花紋參考峰峰博物館一樓大廳的瓷器,文字為隸書變體,手寫體更加活潑,將峰峰特色元素融合到文字當中,整體直觀并簡潔明了。
張家樓LOGO

4號
張家樓LOGO形象標識整體以“張”字為整體創意,突出名稱內涵及專屬性,和張家樓的民居建筑相互融合為一體,體現和突出了張家樓的內涵與特色,以深紅色為主色,表達出匯歷史連古今的意念,充分反映張家樓的特征,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內涵。
張家樓LOGO

5號
結合張家樓地標的樓和建筑元素,結合“張”字設計而成,網絡同心圓環繞,體現國際化世界化的品牌概念,“張”字明顯意識別致,主題意圖明確,便于識別推廣,穩重大氣。
張家樓LOGO

6號
LOGO以突出張家樓陶瓷文創體驗作為創意視點,其圖案以瓷瓶來突出張家樓陶瓷文創文化,并將陶瓷雙手二位一體來彰顯互動與交流的文創體驗,再以體現智慧與財富的金色漸變色彩主色應用來展現印象磁州創美張家樓視覺主題。
張家樓吉祥物
張家樓吉祥物

1號
吉祥物的頭飾為籠盔和磁州窯,體現張家樓村的特色,妝容和服裝為張家樓傳統老缸調的裝扮,進一步加深地域特色,手部成展臂擁抱狀,表情輕松愉悅,表現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張家樓村向前向好,為傳播傳統文化發光發熱。
張家樓吉祥物

2號
吉祥物設計融入張家樓元素,結合張家樓以四合院、窯洞等冀南居民風格,依河兩側而建,建筑材料用陶瓷廢棄的匣缽壘成外墻壁,省錢省料,冬暖夏涼,院墻也多以籠盔、灰磚砌成,組成各種磚雕圖案,木窗雕花等,惟妙惟肖,彰顯了北方瓷都傳統村落獨特的建筑風貌。
張家樓吉祥物

3號
吉祥物以“磁州窯”“籠盔墻”“綠色生態”元素設計成為彭城鎮張家樓的吉祥物,融入張家樓元素,突出張家樓村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張家樓吉祥物

4號
“張娃”“樓娃”以一對卡通形象呈現,其中張娃源自本地文化特產——磁州窯,將“張”字以花紋形式巧妙的融入瓷瓶上,樓娃則結合村落古色古香的房瓦屋檐,把張家樓文旅特色通過高度概括的藝術形式展現出來,突出了張家樓陶瓷文創體驗區、特色餐飲小吃區和高端民宿體驗區的三大版塊特色,整體形象創意新穎、構思精巧,簡潔大方、色彩明快,藝術表現力和視覺沖擊力強,具備較強的辨識度。
張家樓吉祥物

5號
“陶陶”“峰峰”以張家樓磁州窯陶瓷、神麇山水為創意元素,將陶瓷、神麇山水以擬人化的特征來表現,并融入了張家樓古村落一道特有的景觀一一籠盔墻等元素。
“陶陶”“峰峰”健康向上、活潑可愛,充滿親和力,既傳達出張家樓村特點,又凸顯了張家樓村濃厚的文藝氣息。闊步向前的“陶陶”“峰峰”,展開雙臂,高舉點贊大拇指,強烈的動感和節奏,蘊含了無限的熱情和活力。
張家樓LOGO

6號
吉祥物選取張家樓盛產的“大青”土、“二青”土(陶瓷原料)的泥娃娃作為吉祥物形象。大青的發色與發型設計取材自磁州窯經典技藝⸺白刻;二青的發型發色則取材自⸺黑刻。大青扎著“一”個牡丹花葉子紋樣的丸子頭,二青扎著“兩”個牡丹花花瓣紋樣的丸子頭。
大青、二青穿著磁州窯紅綠彩的“魚戲蓮花”紋樣的肚兜。大青的裝飾是蓮葉,二青則是蓮花。大青、二青的眼型摒棄了其他的畫法,采用了傳統國畫的眼型畫法。兩個吉祥物的名稱及形象高度貼合張家樓及磁州窯的風情特色,繪制上采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形象小巧可愛,可延展性和應用性強,非常適合二次創作及衍生周邊產品。
哪些作品最能體現
張家樓文旅發展定位
快來為喜歡的作品投票吧
投票時間:即日起—4月15日20:00
征集官方網站:http://www.runass.com/             官方微信公眾號:征集網
征集發布電話:159-677-55955(微信同號)